預設醫療指示
我們的服務

預設醫療指示

臨床腫瘤科

預設醫療指示 (Advance Directive, AD) 是由當事人預先立下的法律文件,明確表達在特定醫療情境下拒絕維生治療的意願。這些「特定情況」包括但不限於:末期疾病、晚期不可逆轉且影響生命存續的疾病、或已進入植物人狀態。預設醫療指示旨在確保當事人在無法自行決策時,其治療選擇仍能被尊重,例如選擇不接受心肺復甦術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或其他指定的醫療介入措施。

政府一直致力為市民提供全面的晚期臨終照顧服務,推動訂立《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於2024年11月正式通過立法,讓病人能預早訂立預設醫療指示,表達自身對晚期治療及護理的選擇。

預設醫療指示適用及生效情況

病人及家屬可透過預設照顧計劃與註冊醫生商討後訂立指示,以保障病人在無精神能力就維持生命治療作決定時,及指明先決條件符合下,拒絕指令指明的維持生命治療。
三種指明先決條件如下: 

  1. 罹患末期疾病,僅餘數月或更短的預期壽命
  2. 處於持續性植物人狀態或陷入不可逆轉昏迷
  3. 罹患其他晚期不可逆轉的壽命受限疾病

可拒絕無效、無意義的維持生命治療

「維持生命治療」指任何有可能延遲病人死亡的治療,包括使用心肺復甦術、人工輔助呼吸、血液製品、心臟起搏器及血管增壓素、為特定疾病而設的專門治療(例如:化學治療或透析治療)、在感染可能致命的疾病時給予抗生素,以及人工供給營養及液體(即透過導管餵飼食物和水份)。

訂立者可以拒絕一項或多項維持生命治療。 
 

病人在預設醫療指示中可指示拒絕接受特定維生治療

心肺復甦術 (CPR)人工輔助呼吸血液製品心臟起搏器
    
血管增壓素抗生素專門治療人工供給營養及液體

預設醫療指示法律約束力確保醫療機構必須遵從病人的意願,除非有明顯證據顯示該指示已被撤銷

如提供維持生命治療並不符合晚期病人的最佳利益或病人有事先表達拒絕接受維持生命治療的意願,不提供或撤去維持生命治療是合乎倫理和法律的。然而,訂立者不可以透過預設醫療指示拒絕基本照顧(例如:向病人口腔餵食及給水和協助病人進食及喝水)和紓緩治療,醫護人員仍然應繼續為病人提供基本照顧和紓緩治療,以維護病人的最低生存需要。

對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的影響

病人 - 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刻
 

透過預設醫療指示,病人能清楚地表達自身意願,確保即使未來無法自主溝通時,醫療決定仍能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及期望,從而避免家屬之間可能產生的誤解或爭議。此外,預先表明不接受無效的維生治療,能避免病人在臨終階段遭受過多不必要的醫療干預及痛苦,減輕自身的身心負擔,使病人能以較為舒適、平和及有尊嚴的方式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同時,病人作出清晰的醫療抉擇,亦有助於將寶貴的醫療資源讓給更有需要的病患,實踐個人價值與社會責任


家属 - 減輕決策壓力


當事人預先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可減少家屬在病情惡化時需做出生死決策的道德及心理負擔,避免因猜測病人意願而承受情緒困擾,例如:

  • 避免不必要的猜測與糾結:家屬毋須在病人無法表達時推測其想法,減少決策壓力。
  • 降低事後內疚感:病人意願已明確記錄,家屬無需擔心自己決定是否正確。
  • 減少外界壓力:有些家屬可能面對他人指責(如「是否有盡全力搶救?」),預設醫療指示能提供有力依據,確保病人自主選擇獲得尊重。

醫護人員 - 確保療決策符合病人意願


預設醫療指示可確保醫療決策尊重其病人個人價值觀,避免接受與其意願相違背的治療,例如:

  • 避免無效的維生治療:當疾病已達不可逆轉的終末期,過度治療可能延長痛苦,卻無法提升生活質素。
  • 降低不必要的醫療干預:如頻繁插管、電擊急救等,可能對病人造成極大痛苦,但無法帶來長期改善。
  • 維護個人尊嚴與善終權利:確保病人能夠在最自然和尊嚴的狀態下離世。

香港法律框架下的預設醫療指示

當事人如有意立下預設醫療指示,應諮詢醫生或法律專業人士,以確保其選擇清楚記錄並具法律效力,確保醫療團隊能夠適當執行病人意願。

  • 在普通法下,任何人都有權拒絕任何治療。
  • 在2024年11月20日,立法會通過了《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進一步為病人、醫護人員和施救者提供法律保障,讓晚期病人能夠享有更大的自主權。
  • 上述條例已於2024年11月29日刊憲,並預留了18個月的準備期,讓醫療機構、相關部門和團體有充足時間更新其指引、紀錄和系統,並為前線人員提供必要培訓。
  • 在新條例生效前,使用新條例的標準表格,以及過往使用醫管局表格訂立的指示,均符合新條例的規定。

預設醫療指示適用於「特定情況」,並非全面拒絕所有醫療處置,醫護人員仍會提供緩解症狀的治療,如止痛藥、氧氣治療等舒緩護理(Palliative Care)

預設醫療指示不等同於安樂死或協助自殺,病人不得透過預設醫療指示要求醫護人員主動終止生命,因安樂死在香港屬非法行為

預設醫療指示必須在病人有完全決策能力時簽署,並需由兩名見證人簽署(其中至少一名為註冊醫生),確保病人充分理解其決定。

訂立、更改或撤銷預設醫療指示

訂立預設醫療指示

根據香港《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預設醫療指示必須由病人本人及兩名見證人簽署,其中:

  • 至少一名見證人必須為香港註冊醫生,確保病人充分了解AD的法律效力與醫療影響。
  • 兩名見證人均不得在病人的遺產中有任何權益,以確保決策獨立性,避免利益衝突。

預設醫療指示的正本文件屬於病人本人所有,病人有責任妥善保存文件,並告知信任的親友(如家屬或授權代表)其預設醫療指示的存在。當病人送院時,應將正本文件交予醫護人員,確保醫療團隊能夠在適用情況下遵從其指示。

當預設醫療指示符合適用條件且有效時,醫護人員有法律責任執行,任何人(包括家屬)均無權推翻病人所作出的決定。

更改或撤銷預設指示

若病人在簽署預設醫療指示後改變主意,應盡快通知醫護人員,並主動修正或撤銷文件。

病人可隨時撤銷其預設醫療指示,但須符合以下條件:

  • 病人精神狀態清晰,具備決策能力,並無受到任何不當壓力。
  • 病人可透過口頭或書面方式撤銷預設醫療指示。若有證據證明病人在病情惡化前曾以口頭撤銷其指示,該AD將視為無效。
  • 為減少爭議,建議以書面形式撤銷,並由病人簽署及見證,以確保撤銷決定清晰且具法律效力。

尊重生命自主權,確保醫療選擇獲得尊重

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醫療安排。透過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你可以預先選擇在生命危急時是否接受特定急救治療,確保在無法自行表達意願時,你的決定仍受到尊重

如需進一步了解預設醫療指示的詳細資訊或專業協助,歡迎向希愈醫療查詢。

常見問題

只要該份訂立的預設醫療指示內容及規格都符合立法文件的要求 (即訂立人為有精神能力就維持生命治療作決定的成年人、訂立的指示中的所有指令均以清晰的方式呈示、訂立者在不少於兩名見證人在場下簽署該份指示、兩名見證人須盡本身所知不是訂立者的利益攸關者、其中一名見證人須屬註冊醫生、另一名見證人已年滿18歲等),則該份指示在《條例》生效後維持有效。 因此,就算於私家醫生或在外地,甚或於立法前以書面形式訂立的預設醫療指示,只要符合法定要求都可被認許。
現時醫管局多就與病人商討預設照顧計劃時為病人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如市民或長者一直有於醫管局覆診,可於情况合適、回醫院覆診時主動與醫生傾談及提出訂立預設醫療指示的相關想法。 另外,政府亦會鼓勵私家醫生協助市民或長者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因為見證的註冊醫生需對病人的病歷與狀況有充分了解,才能在解釋程序中達至最佳效果。
現時,《條例》接受預設醫療指示正本及已核實的副本。建議將已簽妥的文件連同其他緊急送院文件如病歷、覆診紙等一併存放在家中當眼及容易取出的位置。
如病人於緊急情況下沒有帶同相關文件到醫院,醫生將會以專業判斷為病人的最佳利益作考慮,並即場與家人商討,一同了解病人的意願,以助醫護人員作出最佳決定。家屬在此情景中發揮重要角色。因此,建議家屬一同參與和病人與醫生討論 預設醫療指示,清晰明白病人的選擇,在必要時協助向醫護人員傳達和說明病人的意願。
《條例》內列明有關預作決定文書 (包括預設醫療指示和不作心肺復甦術命令)的相關罪行包括: 妨礙遵從預設醫療指示中的屬有效並適用的指令的罪行;有意圖(或罔顧該行為是否會)誤導另一人不遵從預作決定文書的罪行;及有意圖(或罔顧該行為是否會)誤導另一人遵從預作決定文書的罪行。
《條例》只容許18歲或以上成年人士,在有精神能力就維持生命治療作決定時訂立預設醫療指示。認知障礙症患者宜於病發初期心智尚清晰時,與醫護人員及家屬商討預設照顧計劃;如情況合適,可以預先訂立預設醫療指示,以確保即使病人日後認知能力衰退時,其醫療護理意願依然得以遵從。如果太遲啟動商討預設照顧計劃,病人可能因心智缺損而無法參與討論,以致無法執行其醫療意願。
由於《條例》要求病人撤銷相關文件時必需有精神能力就維持生命治療作決定,因此醫護人員會遵循病人原先已訂立之預設醫療指示。 鼓勵病人及家屬一同參與討論預設照顧計劃及預設醫療指示內容,確保雙方達成共識並清楚明白病人之意願 。及早溝通及預早作準備亦是重要的一環 。

參考資料

相關文章

2024.10.10
非吸煙者也會得肺癌?揭秘肺癌的五大非傳統風險因素
2024.09.05
揭秘「廣東癌」真相:鼻咽癌為何在此高發?症狀與治療全解析
2024.07.18
孩子疼是癌嗎?骨癌有這幾種常見症狀!
2024.04.16
罕見惡性骨肉瘤 尤文氏肉瘤
2024.04.12
多名明星因肝癌離世!肝癌人群大多有這個習慣…
2024.03.29
「癌王」胰腺癌到底多可怕?
2024.03.15
為什麼胃癌偏愛中國人?這些致癌習慣與我們息息相關...
2024.01.26
這種病前期無明顯病徵,一發現就是癌!
2023.12.29
《X-MEN》奧莉花美恩公開患乳癌經歷4次手術切除乳房保命!7類人易患乳癌 醫生拆解預防及治療方法
2023.12.15
乳癌|三陰性乳癌 治療不再受限
2023.12.08
不吸煙為何也會得肺癌?
2023.09.27
【健康解碼】子宮內膜癌比子宮頸癌更常見 勿輕視經期異常分泌 延誤求醫
2023.09.12
中風癌症夾擊 中西醫合力「救火」助患者
2023.08.11
HPV可致頭頸癌 男性患者更多!醫生講解治療及預防方法
2023.08.05
【食道癌】初期無症狀?存活率有幾高?預防及治療方法
2023.08.04
【胰臟癌】初期症狀?會復發?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2023.07.18
HPV有機會引致頭頸癌?男士風險更高 醫生:持續喉嚨痛是病徵
2023.07.16
醫生專訪|男士感染HPV較容易患上頭頸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為你解答
2023.07.05
醫療健康|姜濤都叫大家預防HPV!男士染HPV可致頭頸癌!腫瘤科醫生:持續喉嚨痛是病徵
2023.04.17
早期肺癌易復發 輔助式免疫治療成最新治療突破
2023.03.29
【關注大腸癌】大腸癌的成因和3大常見的治療方法
2023.03.27
皮膚癌徵兆 | 如何分辨良性皮膚斑點 vs 皮膚癌?醫生:可參考ABCDE法則
2023.03.22
大腸癌篩查計劃 | 大腸瘜肉癌變無明顯徵兆 醫生:及早發現減大腸癌風險
2022.12.27
晚期前列腺癌治療副作用 患者應如何應對?
2022.10.27
乳癌治療應該化療定電療?拆解3大方式舒緩情況
2022.09.14
停經針抑制荷爾蒙分泌 斷癌細胞生長信號 減低乳癌復發風險
2022.08.11
三宅一生肝癌離世|飲酒熬夜最傷肝?醫生話你知肝癌真相與護肝方法
2022.07.12
胸部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認識乳癌症狀及預防方法
2022.07.07
【正能量】末期肺癌伯伯拒絕花錢治病 腫瘤科醫生一句解心結揭背後洋蔥

我們的醫療中心位置

希愈醫療中心

為病人提供多項優質專科醫療服務的門診中心。

香港中環畢打街1-3號中建大廈13樓1331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am - 5:3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希愈腫瘤中心

提供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和中醫治療等服務,以滿足癌症患者需求的腫瘤中心。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6樓
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希愈醫學美容中心

為客人提供最私人、舒適的環境,並由專業醫生主理的醫學美容中心。

香港中環畢打街1-3號中建大廈13樓1333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10:00am - 8:00pm
星期六 10:00am - 4: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希愈生殖醫學中心

專業團隊為您提供一站式輔助生育及各類婦科服務。

香港中環德輔道中22號中環華懋中心一期10樓
星期一至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希愈生殖醫學中心

希愈醫療中心

香港中環畢打街1-3號中建大廈13樓1331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am - 5:3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希愈腫瘤中心

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30號娛樂行16樓
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希愈醫學美容中心

香港中環畢打街1-3號中建大廈13樓1333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10:00am - 8:00pm
星期六 10:00am - 4: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希愈生殖醫學中心

希愈生殖醫學中心

香港中環德輔道中22號中環華懋中心一期10樓
星期一至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聯絡我們

馬上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接收最新服務及資訊。

如有任何醫療問題,歡迎聯繫我們、預約諮詢。

我們會使用cookies。請表示您是否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一般查詢及服務預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