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医疗指示
我们的服务

预设医疗指示

临床肿瘤科

预设医疗指示 (Advance Directive, AD) 是由当事人预先立下的法律文件,明确表达在特定医疗情境下拒绝维生治疗的意愿。这些「特定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末期疾病、晚期不可逆转且影响生命存续的疾病、或已进入植物人状态。预设医疗指示旨在确保当事人在无法自行决策时,其治疗选择仍能被尊重,例如选择不接受心肺復甦术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或其他指定的医疗介入措施。

政府一直致力为市民提供全面的晚期临终照顾服务,推动订立《维持生命治疗的预作决定条例》,于2024年11月正式通过立法,让病人能预早订立预设医疗指示,表达自身对晚期治疗及护理的选择。

预设医疗指示适用及生效情况

病人及家属可透过预设照顾计划与註册医生商讨后订立指示,以保障病人在无精神能力就维持生命治疗作决定时,及指明先决条件符合下,拒绝指令指明的维持生命治疗。
三种指明先决条件如下: 

  1. 罹患末期疾病,仅余数月或更短的预期寿命
  2. 处于持续性植物人状态或陷入不可逆转昏迷
  3. 罹患其他晚期不可逆转的寿命受限疾病

可拒绝无效、无意义的维持生命治疗

「维持生命治疗」指任何有可能延迟病人死亡的治疗,包括使用心肺復甦术、人工辅助呼吸、血液制品、心脏起搏器及血管增压素、为特定疾病而设的专门治疗(例如:化学治疗或透析治疗)、在感染可能致命的疾病时给予抗生素,以及人工供给营养及液体(即透过导管餵饲食物和水份)。

订立者可以拒绝一项或多项维持生命治疗。 
 

病人在预设医疗指示中可指示拒绝接受特定维生治疗

心肺復甦术 (CPR)人工辅助呼吸血液制品心脏起搏器
    
血管增压素抗生素专门治疗人工供给营养及液体

预设医疗指示法律约束力确保医疗机构必须遵从病人的意愿,除非有明显证据显示该指示已被撤销

如提供维持生命治疗并不符合晚期病人的最佳利益或病人有事先表达拒绝接受维持生命治疗的意愿,不提供或撤去维持生命治疗是合乎伦理和法律的。然而,订立者不可以透过预设医疗指示拒绝基本照顾(例如:向病人口腔餵食及给水和协助病人进食及喝水)和纾缓治疗,医护人员仍然应继续为病人提供基本照顾和纾缓治疗,以维护病人的最低生存需要。

对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影响

病人 - 尊严地活到最后一刻
 

透过预设医疗指示,病人能清楚地表达自身意愿,确保即使未来无法自主沟通时,医疗决定仍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及期望,从而避免家属之间可能产生的误解或争议。此外,预先表明不接受无效的维生治疗,能避免病人在临终阶段遭受过多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及痛苦,减轻自身的身心负担,使病人能以较为舒适、平和及有尊严的方式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同时,病人作出清晰的医疗抉择,亦有助于将宝贵的医疗资源让给更有需要的病患,实践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


家属 - 减轻决策压力


当事人预先订立预设医疗指示,可减少家属在病情恶化时需做出生死决策的道德及心理负担,避免因猜测病人意愿而承受情绪困扰,例如:

  • 避免不必要的猜测与纠结:家属毋须在病人无法表达时推测其想法,减少决策压力。
  • 降低事后内疚感:病人意愿已明确记录,家属无需担心自己决定是否正确。
  • 减少外界压力:有些家属可能面对他人指责(如「是否有尽全力抢救?」),预设医疗指示能提供有力依据,确保病人自主选择获得尊重。

医护人员 - 确保疗决策符合病人意愿


预设医疗指示可确保医疗决策尊重其病人个人价值观,避免接受与其意愿相违背的治疗,例如:

  • 避免无效的维生治疗:当疾病已达不可逆转的终末期,过度治疗可能延长痛苦,却无法提升生活质素。
  • 降低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如频繁插管、电击急救等,可能对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但无法带来长期改善。
  • 维护个人尊严与善终权利:确保病人能够在最自然和尊严的状态下离世。

香港法律框架下的预设医疗指示

当事人如有意立下预设医疗指示,应谘询医生或法律专业人士,以确保其选择清楚记录并具法律效力,确保医疗团队能够适当执行病人意愿。

  • 在普通法下,任何人都有权拒绝任何治疗。
  • 在2024年11月20日,立法会通过了《维持生命治疗的预作决定条例》,进一步为病人、医护人员和施救者提供法律保障,让晚期病人能够享有更大的自主权。
  • 上述条例已于2024年11月29日刊宪,并预留了18个月的准备期,让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和团体有充足时间更新其指引、纪录和系统,并为前线人员提供必要培训。
  • 在新条例生效前,使用新条例的标准表格,以及过往使用医管局表格订立的指示,均符合新条例的规定。

预设医疗指示适用于「特定情况」,并非全面拒绝所有医疗处置,医护人员仍会提供缓解症状的治疗,如止痛药、氧气治疗等舒缓护理(Palliative Care)

预设医疗指示不等同于安乐死或协助自杀,病人不得透过预设医疗指示要求医护人员主动终止生命,因安乐死在香港属非法行为

预设医疗指示必须在病人有完全决策能力时签署,并需由两名见证人签署(其中至少一名为註册医生),确保病人充分理解其决定。

订立、更改或撤销预设医疗指示

订立预设医疗指示

根据香港《维持生命治疗的预作决定条例》预设医疗指示必须由病人本人及两名见证人签署,其中:

  • 至少一名见证人必须为香港註册医生,确保病人充分了解AD的法律效力与医疗影响。
  • 两名见证人均不得在病人的遗产中有任何权益,以确保决策独立性,避免利益冲突。

预设医疗指示的正本文件属于病人本人所有,病人有责任妥善保存文件,并告知信任的亲友(如家属或授权代表)其预设医疗指示的存在。当病人送院时,应将正本文件交予医护人员,确保医疗团队能够在适用情况下遵从其指示。

当预设医疗指示符合适用条件且有效时,医护人员有法律责任执行,任何人(包括家属)均无权推翻病人所作出的决定。

更改或撤销预设指示

若病人在签署预设医疗指示后改变主意,应尽快通知医护人员,并主动修正或撤销文件。

病人可随时撤销其预设医疗指示,但须符合以下条件:

  • 病人精神状态清晰,具备决策能力,并无受到任何不当压力。
  • 病人可透过口头或书面方式撤销预设医疗指示。若有证据证明病人在病情恶化前曾以口头撤销其指示,该AD将视为无效。
  • 为减少争议,建议以书面形式撤销,并由病人签署及见证,以确保撤销决定清晰且具法律效力。

尊重生命自主权,确保医疗选择获得尊重

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医疗安排。透过订立预设医疗指示,你可以预先选择在生命危急时是否接受特定急救治疗,确保在无法自行表达意愿时,你的决定仍受到尊重

如需进一步了解预设医疗指示的详细资讯或专业协助,欢迎向希愈医疗查询。

常见问题

只要该份订立的预设医疗指示内容及规格都符合立法文件的要求 (即订立人为有精神能力就维持生命治疗作决定的成年人、订立的指示中的所有指令均以清晰的方式呈示、订立者在不少于两名见证人在场下签署该份指示、两名见证人须尽本身所知不是订立者的利益攸关者、其中一名见证人须属註册医生、另一名见证人已年满18岁等),则该份指示在《条例》生效后维持有效。 因此,就算于私家医生或在外地,甚或于立法前以书面形式订立的预设医疗指示,只要符合法定要求都可被认许。
现时医管局多就与病人商讨预设照顾计划时为病人订立预设医疗指示。如市民或长者一直有于医管局覆诊,可于情况合适、回医院覆诊时主动与医生倾谈及提出订立预设医疗指示的相关想法。 另外,政府亦会鼓励私家医生协助市民或长者订立预设医疗指示,因为见证的註册医生需对病人的病歷与状况有充分了解,才能在解释程序中达至最佳效果。
现时,《条例》接受预设医疗指示正本及已核实的副本。建议将已签妥的文件连同其他紧急送院文件如病歷、覆诊纸等一併存放在家中当眼及容易取出的位置。
如病人于紧急情况下没有带同相关文件到医院,医生将会以专业判断为病人的最佳利益作考虑,并即场与家人商讨,一同了解病人的意愿,以助医护人员作出最佳决定。家属在此情景中发挥重要角色。因此,建议家属一同参与和病人与医生讨论 预设医疗指示,清晰明白病人的选择,在必要时协助向医护人员传达和说明病人的意愿。
《条例》内列明有关预作决定文书 (包括预设医疗指示和不作心肺復甦术命令)的相关罪行包括: 妨碍遵从预设医疗指示中的属有效并适用的指令的罪行;有意图(或罔顾该行为是否会)误导另一人不遵从预作决定文书的罪行;及有意图(或罔顾该行为是否会)误导另一人遵从预作决定文书的罪行。
《条例》只容许18岁或以上成年人士,在有精神能力就维持生命治疗作决定时订立预设医疗指示。认知障碍症患者宜于病发初期心智尚清晰时,与医护人员及家属商讨预设照顾计划;如情况合适,可以预先订立预设医疗指示,以确保即使病人日后认知能力衰退时,其医疗护理意愿依然得以遵从。如果太迟启动商讨预设照顾计划,病人可能因心智缺损而无法参与讨论,以致无法执行其医疗意愿。
由于《条例》要求病人撤销相关文件时必需有精神能力就维持生命治疗作决定,因此医护人员会遵循病人原先已订立之预设医疗指示。 鼓励病人及家属一同参与讨论预设照顾计划及预设医疗指示内容,确保双方达成共识并清楚明白病人之意愿 。及早沟通及预早作准备亦是重要的一环 。

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2024.10.10
非吸烟者也会得肺癌?揭秘肺癌的五大非传统风险因素
2024.09.05
揭秘「广东癌」真相:鼻咽癌为何在此高发?症状与治疗全解析
2024.07.18
孩子疼是癌吗?骨癌有这几种常见症状!
2024.04.16
罕见恶性骨肉瘤 尤文氏肉瘤
2024.04.12
多名明星因肝癌离世!肝癌人群大多有这个习惯…
2024.03.29
“癌王”胰腺癌到底多可怕?
2024.03.15
为什么胃癌偏爱中国人?这些致癌习惯与我们息息相关...
2024.01.26
这种病前期无明显病征,一发现就是癌!
2023.12.29
《X-MEN》奥莉花美恩公开患乳癌经歷4次手术切除乳房保命!7类人易患乳癌 医生拆解预防及治疗方法
2023.12.15
乳癌|三阴性乳癌 治疗不再受限
2023.12.08
不吸烟为何也会得肺癌?
2023.09.27
【健康解码】子宫内膜癌比子宫颈癌更常见 勿轻视经期异常分泌 延误求医
2023.09.12
中风癌症夹击 中西医合力「救火」助患者
2023.08.11
HPV可致头颈癌 男性患者更多!医生讲解治疗及预防方法
2023.08.05
【食道癌】初期无症状?存活率有几高?预防及治疗方法
2023.08.04
【胰脏癌】初期症状?会復发?成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2023.07.18
HPV有机会引致头颈癌?男士风险更高 医生:持续喉咙痛是病徵
2023.07.16
医生专访|男士感染HPV较容易患上头颈癌?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为你解答
2023.07.05
医疗健康|姜涛都叫大家预防HPV!男士染HPV可致头颈癌!肿瘤科医生:持续喉咙痛是病徵
2023.04.17
早期肺癌易復发 辅助式免疫治疗成最新治疗突破
2023.03.29
【关注大肠癌】大肠癌的成因和3大常见的治疗方法
2023.03.27
皮肤癌徵兆 | 如何分辨良性皮肤斑点 vs 皮肤癌?医生:可参考ABCDE法则
2023.03.22
大肠癌筛查计划 | 大肠瘜肉癌变无明显徵兆 医生:及早发现减大肠癌风险
2022.12.27
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副作用 患者应如何应对?
2022.10.27
乳癌治疗应该化疗定电疗?拆解3大方式舒缓情况
2022.09.14
停经针抑制荷尔蒙分泌 断癌细胞生长信号 减低乳癌復发风险
2022.08.11
三宅一生肝癌离世|饮酒熬夜最伤肝?医生话你知肝癌真相与护肝方法
2022.07.12
胸部有硬块不一定是乳癌!认识乳癌症状及预防方法
2022.07.07
【正能量】末期肺癌伯伯拒绝花钱治病 肿瘤科医生一句解心结揭背后洋葱

我们的医疗中心位置

希愈医疗中心

为病人提供多项优质专科医疗服务的门诊中心。

香港中环毕打街1-3号中建大厦13楼1331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am - 5:3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休息
联络我们

希愈肿瘤中心

提供化学治疗、标靶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和中医治疗等服务,以满足癌症患者需求的肿瘤中心。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30号娱乐行16楼
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联络我们

希愈医学美容中心

为客人提供最私人、舒适的环境,并由专业医生主理的医学美容中心。

香港中环毕打街1-3号中建大厦13楼1333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10:00am - 8:00pm
星期六 10:00am - 4:00pm
联络我们

希愈生殖医学中心

专业团队为您提供一站式辅助生育及各类妇科服务。

香港中环德辅道中22号中环华懋中心一期10楼
星期一至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休息
联络我们
希愈生殖医学中心

希愈医疗中心

香港中环毕打街1-3号中建大厦13楼1331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am - 5:3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休息
联络我们

希愈肿瘤中心

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30号娱乐行16楼
星期一至星期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联络我们

希愈医学美容中心

香港中环毕打街1-3号中建大厦13楼1333室
星期一至星期五 10:00am - 8:00pm
星期六 10:00am - 4:00pm
联络我们
希愈生殖医学中心

希愈生殖医学中心

香港中环德辅道中22号中环华懋中心一期10楼
星期一至五 9:00am - 6:00pm
星期六 9:00am - 1:00pm
星期日及公众假期 休息
联络我们

立即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最新服务及资讯。

如有任何医疗问题,欢迎联系我们、预约咨询。

我们会使用cookies。请表示您是否接受我们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一般查询及服务预约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