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7

早期肺癌易復發 輔助式免疫治療成最新治療突破

肺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更是癌症之中的頭號殺手,近8成的患者,都是患上「非小細胞肺癌」。雖然此肺癌於早期發現就能做手術根治,惟復發率高,且發現時往往已屬較後期。臨床腫瘤科專科劉健生醫生表示,病人過往在術後會接受短期輔助式化療,可輕微減低死亡率,但不能有效長遠控制及完全清除隱藏的癌細胞;而近年在歐美,化療後再使用免疫治療,就成為早期肺癌最新術後護理標準,本港現時已獲批准使用。

劉健生醫生

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可根治

肺癌主要因吸煙、二手煙、環境因素如長期接觸石棉、氡氣或放射性物料,或基因突變而引致,並可按癌細胞於顯徵鏡下的形態,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種

雖然小細胞肺癌此名聽起來較弱,不過劉健生醫生指,它其實是較兇惡的一種,擴散速度較快,一般難以做手術根治,可幸的是大概只有百分之5至10的肺癌患者是屬於此種。至於非小細胞肺癌,醫生指其擴散風險相對較小,早期可做根治性治療,例如手術及電療,並在之後進行輔助式治療以減低復發。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兩種。

 

 

肺癌早期病徵不明顯 以呼吸道不適為主

劉健生醫生指早期肺癌的病徵其實不明顯,主要與呼吸道相關,例如持續咳嗽、痰中帶血、呼吸急促、長期聲沙等。另外,食慾不振、體重明顯下降、持續並不能解釋的疲倦等,都可能是早期病徵之一;部分患者更可能沒有病徵。

 

 

如術後不做輔助治療 4成患者有機會5年內復發

雖然越早發現非小細胞肺癌,就越大機會可以做根治性治療,但肺癌整體復發率高,如早期的患者只單純做手術而沒有進行其他輔助治療的話,有大約4成病人有機會在5年內復發。

 

 

一旦復發或已是第四期

劉健生醫生解釋,復發率高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某些癌細胞或隱藏在難以發現之處,此時如果單靠手術切除,而後續無有效的藥物控制,就算是極小的癌細胞都有可能重新浮現,引致復發,並且有機會擴散。一般而言,超過6成的復發肺癌都是第四期肺癌。

 

早期肺癌如單以手術切除,且無使用輔助藥物控制,5年內復發率偏高。

 

 

 

傳統輔助化療只能降低部份復發率

以往2期肺癌或以上的病人,在接受切除手術後,醫生都會建議他們接受輔助式化療。劉健生醫生說,過程中會使用鉑金類藥物,療程長約4至5個月。雖然此方式能減低患者於5年內的死亡率約4至5%,但由於副作用大,不能長期進行以控制隱藏的癌細胞。

 

 

輔助化療後做免疫治療 歐美最新術後治療標準

近年歐美已有最新的早期肺癌術後治療標準,就是讓2期或以上早期肺癌病人,在化療後再進行為期一年的輔助式免疫治療。劉健生醫生指出,有關免疫治療會使用「免疫篩查點抑制劑」(Anti PD-1 and anti PD-L1),由於一般肺癌病人在手術前均會做一系列化驗,當中包括檢驗患者體內PD-L1免疫蛋白的表達量,其多寡會影響治療效用,例如PD-L1表達量高於50%,就可有效使用輔助式免疫治療。

劉健生醫生續指,不少患者都能達到輔助式免疫治療所要求的PD-L1免疫蛋白的表達量,不過如果患者剛巧有長期免疫系統疾病,就不適合使用此治療,因會令出現副作用的機率大增;曾進行器官或骨髓移植的病人,亦因有可能引致排斥,而不能接受相關治療。

 

劉健生醫生指,合適的肺癌病人可在手術切除及輔助化療後,使用輔助式免疫治療。

 

 

 

年過七旬前足球員患肺癌 術後做輔助免疫治療現進程良好

劉健生醫生的病人之中,就有一名年過七旬的男士近期確診2期非小細胞肺癌。他本身雖然有吸煙習慣,但以往無甚病痛,年少時更曾為職業足球員,身體一直算強健。不過,最近他跑步時突然覺得不尋常地氣喘,遂去看醫生,檢查後才發現自己患上肺癌。

由於他的PD-L1免疫蛋白的表達量高於50%,加上過往的身體狀況良好,在完成腫瘤切除手術及輔助式化療後,醫生建議他接受術後輔助式免疫治療。他現時已進行了約3個月,雖然未完成整個療程,但暫未見有復發及出現副作用的跡象,生活質素亦可維持。

 

 

病人宜與醫生商討輔助治療方案

術後輔助式免疫治療是近期肺癌個人化治療的新突破,在公立醫院暫未成為常規治療之一,亦沒有相關藥物資助可以申請。劉健生醫生建議,如病人想了解更多,可在完成相關化驗測試後,與醫生詳細商討此輔助治療是否適合自己,從而制定個人化的術後輔助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2024.10.10
非吸煙者也會得肺癌?揭秘肺癌的五大非傳統風險因素
2024.09.05
揭秘「廣東癌」真相:鼻咽癌為何在此高發?症狀與治療全解析
2024.07.18
孩子疼是癌嗎?骨癌有這幾種常見症狀!
2024.04.16
罕見惡性骨肉瘤 尤文氏肉瘤
2024.04.12
多名明星因肝癌離世!肝癌人群大多有這個習慣…
2024.03.29
「癌王」胰腺癌到底多可怕?
2024.03.15
為什麼胃癌偏愛中國人?這些致癌習慣與我們息息相關...
2024.01.26
這種病前期無明顯病徵,一發現就是癌!
2023.12.29
《X-MEN》奧莉花美恩公開患乳癌經歷4次手術切除乳房保命!7類人易患乳癌 醫生拆解預防及治療方法
2023.12.15
乳癌|三陰性乳癌 治療不再受限
2023.12.08
不吸煙為何也會得肺癌?
2023.09.27
【健康解碼】子宮內膜癌比子宮頸癌更常見 勿輕視經期異常分泌 延誤求醫
2023.09.12
中風癌症夾擊 中西醫合力「救火」助患者
2023.08.11
HPV可致頭頸癌 男性患者更多!醫生講解治療及預防方法
2023.08.05
【食道癌】初期無症狀?存活率有幾高?預防及治療方法
2023.08.04
【胰臟癌】初期症狀?會復發?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2023.07.18
HPV有機會引致頭頸癌?男士風險更高 醫生:持續喉嚨痛是病徵
2023.07.16
醫生專訪|男士感染HPV較容易患上頭頸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為你解答
2023.07.05
醫療健康|姜濤都叫大家預防HPV!男士染HPV可致頭頸癌!腫瘤科醫生:持續喉嚨痛是病徵
2023.03.29
【關注大腸癌】大腸癌的成因和3大常見的治療方法
2023.03.27
皮膚癌徵兆 | 如何分辨良性皮膚斑點 vs 皮膚癌?醫生:可參考ABCDE法則
2023.03.22
大腸癌篩查計劃 | 大腸瘜肉癌變無明顯徵兆 醫生:及早發現減大腸癌風險
2022.12.27
晚期前列腺癌治療副作用 患者應如何應對?
2022.10.27
乳癌治療應該化療定電療?拆解3大方式舒緩情況
2022.09.14
停經針抑制荷爾蒙分泌 斷癌細胞生長信號 減低乳癌復發風險
2022.08.11
三宅一生肝癌離世|飲酒熬夜最傷肝?醫生話你知肝癌真相與護肝方法
2022.07.12
胸部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認識乳癌症狀及預防方法
2022.07.07
【正能量】末期肺癌伯伯拒絕花錢治病 腫瘤科醫生一句解心結揭背後洋蔥

馬上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接收最新服務及資訊。

如有任何醫療問題,歡迎聯繫我們、預約諮詢。

我們會使用cookies。請表示您是否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一般查詢及服務預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