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孩子疼是癌嗎?骨癌有這幾種常見症狀!

明明沒有受傷或劇烈活動,孩子卻老喊「肩膊痛」、「腿疼」。你可能認為他是在博取關注,或是遇到了「生長痛」。
然而,有些疼痛並不簡單,孩子的「無痛呻吟」,也可能是骨癌的早期預警。

明明沒有受傷或劇烈活動,孩子卻老喊「肩膊痛」、「腳痛」。你可能認為他是在博取關注,或是遇到了「生長痛」。然而,有些疼痛並不簡單,孩子的「無痛呻吟」,也可能是骨癌的早期預警。

什麼是骨癌?

骨癌作為惡性腫瘤,發生於骨骼或其附屬組織(皮下軟組織、筋膜、骨髓等),其大致上可被分成兩種:原發性骨癌繼發性骨癌(又稱轉移性骨癌)

 原發性骨癌繼發性骨癌/轉移性骨癌
起源始發於骨骼細胞起源於身體其他部位(如肺、乳房、前列腺、腎或甲狀腺癌)的原發癌擴散至骨頭。
主要患者常見的原發性骨癌(如骨肉瘤、軟骨肉瘤、尤文氏肉瘤)患者大多為小童或青少年繼發性骨癌主要發生在長者身上,一般已患有其他癌症,癌細胞經由淋巴或血液擴散到身體各部分,其中骨頭最為常見。
診斷透過臨床檢驗和掃描,醫生可診斷病人骨肉瘤的情況。如果腫瘤只是局部影響骨頭,情況便只屬初期。一般與原發性腫瘤同時發現,也有可能在治療原發性腫瘤後幾個月或幾年後被發現。
發病機率原發性骨癌較繼發性骨癌相比十分罕見,個案僅佔不足0.2%

原發性骨癌成因有哪些?

有人可能會問,繼發性骨癌的成因比較好理解,是因為身體其他部位有癌症,癌細胞發生了擴散才導致骨癌。
那原發性骨癌的成因又是什麼?好好的骨頭怎麼會有癌症呢?目前,原發性骨癌的成因尚未可知,但有研究顯示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 基因遺傳
    家族中有骨癌病史的人。
  2. 放射線暴露
    曾經接觸過高劑量的放射線。
  3. 基因突變
    一些基因的異常變異可能與骨癌有關,例如李-佛美尼症候群 (Li-Fraumeni Syndrome),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患者患有多種腫瘤,其中包括骨癌。遺傳性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患上骨癌的機會亦較高。
  4. 骨骼疾病
    一些與骨骼有關的遺傳性或獲得性疾病,如多發性骨骼腫瘤症。
  5. 放射線治療
    接受過放射線治療的人可能在治療後數年或數十年後出現原發性骨癌。
  6. 其他疾病
    一些罕見的疾病,如佩吉特骨病 (Paget's Disease)。

以上高危人士需格外注意,如出現疼痛、腫塊等相關症狀,一定提高警惕!


常見的原發性骨癌有哪些類型?

據美國癌症協會資料顯示,常見的原發性骨癌有三種:骨肉瘤軟骨肉瘤尤文氏肉瘤

其中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患者便以孩童或青少年為多。那麼同為原發性骨癌,它們有什麼分別呢?

 骨肉瘤尤文氏肉瘤
特點發生在持續成長的骨組織骨髓中未成熟的細胞衍生
發病年齡10-25歲10-20歲
生長位置通常出現在上臂或膝蓋可能發生在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大腿骨、骨盆或胸廓
5年存活率77%82%

怎麼判斷骨癌痛?

雖然疼痛是骨癌的常見症狀,但並不是所有痛都是骨癌表現。家長在關注孩子疼痛表現的同時,卻也不必過於驚慌。

生長痛與骨癌疼痛的區別
  1. 位置不同
    青少年的「生長痛」多游走於雙下肢,位置不固定。而骨癌的疼痛根據癌症位置不同,可出現在身體任何關節或骨骼,且還會隨著腫瘤的擴散而蔓延(如骨盆腫瘤可能導致下肢放射性疼痛)。
  2. 程度不同
    青少年的「生長痛」是可以忍受的疼痛,大多與運動量或骨骼生長有關系。骨癌早期疼痛可能不明顯,但隨病情加劇會變為持續的疼痛,並且十分劇烈且難以忍受,就算休息也無法得到緩解。
  3. 持續時間
    生長痛一般會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便會自行消散。但骨癌的疼痛一經出現就不會停止,只會越來越疼,後會逐漸蔓延到全身。

除了骨骼持續疼痛,骨癌通常還會伴有以下症狀:

骨癌常見症狀:

  1. 背部疼痛
    骨癌患者早期有持續且難以解釋的背痛。
  2. 關節腫脹和僵硬
    如果腫瘤生長在關節附近,關節會變得腫脹和僵硬,患者的活動能力可能會受到影響且感到痛楚。
  3. 壓迫症狀
    由於骨腫瘤壓迫神經血管,骨癌患者早期的肢體遠端會有麻木感。
  4. 骨質弱化
    骨骼變得脆弱,甚至出現骨折。
  5. 其他
    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太典型的骨癌症狀,包括嚴重疲倦、發燒、消瘦。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可能與其他骨骼疾病或腫瘤混淆,應密切關注自身的整體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還需及時尋求醫生檢查評估。

治療骨癌,真的只能截肢嗎?

目前發現骨癌的診斷方法主要有血液檢查、影像檢查 (X光檢查、骨頭同位素掃描、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正電子掃描)。

X光檢查為基礎的診斷方式,但如果癌細胞難以發現或已擴散,則還需要再做骨頭同位素掃描等手段,進一步確認全身骨骼是否有其他的病灶。

如確診骨癌後,醫生會作進一步檢驗,確定骨癌期數以制定治療方案。

第I期

IA期: 腫瘤直徑不多於8cm,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

IB期: 腫瘤直徑超過8cm,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腫瘤生長在骨骼不只一個位置。

第II期

IIA期: 腫瘤直徑不多於8厘米,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癌症屬高級別。

IIB期: 腫瘤直徑超過8厘米,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癌症屬高級別。

第III期腫瘤生長在同一個骨骼上多個位置,尚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或遠處。
第IV期IVA期: 任何體積的腫瘤,並且可能生長在骨骼不止一個位置。雖未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但已擴散到肺部。
IVB期: 任何體積的腫瘤,並且可能生長在骨骼不只一個位置。已經擴散到附近的淋巴結,亦可能已經擴散(或未擴散)到肺或其他骨骼。

在過去,當我們提到骨癌手術,首先想到的就是,「截肢」這個殘酷的詞。截肢不僅讓患者身體受到重創,更在心理上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

好消息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現在的骨癌手術已不再是簡單的「一刀切」,手術目標是盡量保全肢體,醫生們會精準地切除癌細胞組織及周圍部分正常組織,同時結合術後的電療和化療,以確保治療效果並降低復發風險。

化學治療(化療)

簡單來說,就是用藥物來「毒殺」癌細胞,通常是靜脈注射劑,有時也會用藥片。化療常用於骨肉瘤和尤文氏肉瘤的治療,較少用於軟骨肉瘤。在手術前後,化療都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幫助醫生更好地切除腫瘤並防止其復發。

放射治療(電療)

也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它利用射線瞄準癌細胞使其「萎縮」。當癌細胞位置特殊,難以用手術切除時,放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每一個骨癌患者的背後,都承載著家庭的痛苦與無奈。但若及時發現並治療,便可與死神爭分奪秒,挽救孩子的生命。

 

原文刊於希愈醫療中心微信公眾號

相關文章

2024.10.10
非吸煙者也會得肺癌?揭秘肺癌的五大非傳統風險因素
2024.09.05
揭秘「廣東癌」真相:鼻咽癌為何在此高發?症狀與治療全解析
2024.04.16
罕見惡性骨肉瘤 尤文氏肉瘤
2024.04.12
多名明星因肝癌離世!肝癌人群大多有這個習慣…
2024.03.29
「癌王」胰腺癌到底多可怕?
2024.03.15
為什麼胃癌偏愛中國人?這些致癌習慣與我們息息相關...
2024.01.26
這種病前期無明顯病徵,一發現就是癌!
2023.12.29
《X-MEN》奧莉花美恩公開患乳癌經歷4次手術切除乳房保命!7類人易患乳癌 醫生拆解預防及治療方法
2023.12.15
乳癌|三陰性乳癌 治療不再受限
2023.12.08
不吸煙為何也會得肺癌?
2023.09.27
【健康解碼】子宮內膜癌比子宮頸癌更常見 勿輕視經期異常分泌 延誤求醫
2023.09.12
中風癌症夾擊 中西醫合力「救火」助患者
2023.08.11
HPV可致頭頸癌 男性患者更多!醫生講解治療及預防方法
2023.08.05
【食道癌】初期無症狀?存活率有幾高?預防及治療方法
2023.08.04
【胰臟癌】初期症狀?會復發?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2023.07.18
HPV有機會引致頭頸癌?男士風險更高 醫生:持續喉嚨痛是病徵
2023.07.16
醫生專訪|男士感染HPV較容易患上頭頸癌?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為你解答
2023.07.05
醫療健康|姜濤都叫大家預防HPV!男士染HPV可致頭頸癌!腫瘤科醫生:持續喉嚨痛是病徵
2023.04.17
早期肺癌易復發 輔助式免疫治療成最新治療突破
2023.03.29
【關注大腸癌】大腸癌的成因和3大常見的治療方法
2023.03.27
皮膚癌徵兆 | 如何分辨良性皮膚斑點 vs 皮膚癌?醫生:可參考ABCDE法則
2023.03.22
大腸癌篩查計劃 | 大腸瘜肉癌變無明顯徵兆 醫生:及早發現減大腸癌風險
2022.12.27
晚期前列腺癌治療副作用 患者應如何應對?
2022.10.27
乳癌治療應該化療定電療?拆解3大方式舒緩情況
2022.09.14
停經針抑制荷爾蒙分泌 斷癌細胞生長信號 減低乳癌復發風險
2022.08.11
三宅一生肝癌離世|飲酒熬夜最傷肝?醫生話你知肝癌真相與護肝方法
2022.07.12
胸部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認識乳癌症狀及預防方法
2022.07.07
【正能量】末期肺癌伯伯拒絕花錢治病 腫瘤科醫生一句解心結揭背後洋蔥

馬上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接收最新服務及資訊。

如有任何醫療問題,歡迎聯繫我們、預約諮詢。

我們會使用cookies。請表示您是否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一般查詢及服務預約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