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8

焦慮|患社交焦慮症 難復常?

據2005年的一個研究顯示,本港有3.2%人於過去一年符合社交焦慮症的診斷準則,他們因怕被批評、羞辱、出現尷尬情況等,而逃避參與社交場合。社交焦慮症患者會過分地擔心出醜人前,繼而在工作、學業、家庭、人際關係等受到影響,並感到巨大的情緒困擾。

患者在社交場合感到不自在時,會出現面紅、心跳快、顫抖、出汗等徵狀,而這些徵狀令他們更怕被別人發現和恥笑,繼而更加焦慮和出現更多徵狀,形成惡性循環。陳君訥醫生指留家抗疫使社交焦慮症患者感到安心,卻令他們復常難度增加。

青少年時期發病

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君訥指,約半數社交焦慮症始於約11至20歲期間,此症可能令他們不敢上學,調查亦指大約三成人曾因此缺課,躲避在家。當他們長期不敢外出及拒絕上課,將大大影響身心發展。愈缺乏社交經驗及練習,就愈不能熟習社交技巧,繼而愈怕自己出醜。患者亦可能因而限制了工作選擇,例如只會選擇較少接觸人的工作,甚至不外出工作。另外,若患者常缺勤、害怕開會、報告、演講(presentation)等,也可能影響事業發展。「疫情期間要戴口罩、在家工作或上網課,對患者來說更有安全感。現時社會開始復常,患者或出現預期焦慮(anticipatory anxiety),因想像到於日常社交中可能出現的負評或尷尬情況而焦慮不安,需要更長時間重新適應並克服。」

 

 

三大形成因素

社交焦慮症的形成通常有三大因素: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陳君訥解釋,「生理因素方面,當腦部負責處理情緒的區域如杏仁體、島葉等特別敏感、反應過大時,身體的『作戰或逃跑』反應以及焦慮反應亦會過大,較易有社交焦慮症。心理上,先天性格較內向、較難適應新情境的人,又或對自己的情緒了解察覺度不高,對負面情緒較壓抑及抗拒者,患有此症的風險亦較高。另外,社交焦慮症亦與某些思想謬誤有關,例如對別人中立、或不是明顯正面的反應或評價,立即過分詮釋為負面;只集中及放大某些負面的訊息;或對自己過分苛刻、負面等。最後是環境因素,有研究初步指社交焦慮症或與父母養育兒童時出現偏差行為有關,如因壓力而遷怒於小朋友、對小朋友過分保護或過分批判等。」

 

靜觀、呼吸練習有助患者放鬆。

 

 

糾正思想謬誤

協助患者走出社交焦慮症,同樣從以上三方面著手。生理上會透過藥物,調節腦部及身體的焦慮反應。心理治療主要幫患者糾正思想謬誤,引導及幫助患者建立較全面、客觀的想法;有需要時透過行為實驗,幫助患者認識到自己擔心的未必是事實。心理治療亦會運用層遞暴露療法(graded exposure therapy),助患者循序漸進重新面對他擔心的情況。另一方面,患者平時可多做放鬆練習,如靜觀、呼吸練習等,紓緩緊張情緒。

多聆聽其感受

家人朋友大多很關心患者,很想幫助患者改變想法、衝破障礙。但當語氣、用辭、時機拿捏得不夠好,就往往變成說教、令患者誤會被責怪,或誤將患者置於眾人的目光下,最後得出反效果。陳君訥教路,「首先不要認為內向、社交焦慮是一個弱點,或者會『蝕底』,避免患者對自己焦慮情況抱持自卑的想法;其次要多聆聽患者的痛苦和困擾,令他們感到你嘗試理解其情緒與困難。另亦不宜急進,應依照患者的步伐逐步重返社交場合。最後可陪同患者一起做放鬆練習,有助增加學習紓緩焦慮情緒的動力,及令他們覺得有所支持。」

 

原文網址:AM730(https://www.am730.com.hk/健康/焦慮-患社交焦慮症-難復常-/357718)

馬上訂閱我們的電子報,接收最新服務及資訊。

如有任何醫療問題,歡迎聯繫我們、預約諮詢。

我們會使用cookies。請表示您是否接受我們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一般查詢及服務預約

驗證碼